(一)农业生产发展主要特点
1.经济作物总体平稳,绿化苗木明显下降。一是粮油作物保持平稳。全区粮食面积17.12万亩,产量7.93万吨,同比下降0.1%和增长0.7%。其中小麦面积3.84万亩,产量1.13万吨,同比增长19.5%和20.6%;一季晚稻面积11.56万亩,产量6.25万吨,同比下降3.0%和1.4%。全区油菜籽面积1.63万亩,产量0.28万吨,同比增长0.6%和1.6%。二是蔬菜有增有减。全区蔬菜播种面积12.15万亩,产量21.72万吨,同比下降0.5%和增长2.3%。三是瓜果平稳增长。全区瓜果类播种面积1.06万亩,产量2.14万吨,同比增长3.5%和1.3%。四是园林水果产量快速增长。全区果园面积1.14万亩,产量1.65万吨,同比增长0.5%和8.6%。其中柑橘类得益于近年来美人柑橘的布局,面积增长19.1%,产量增长116.7%;桃子得益于妙西镇对黄桃产业的扶持,近年来一致保持快速增长,面积增长3.6%,产量增长13.4%。五是茶叶产量略有增长。全区茶园面积3.84万亩,产量600.1吨,同比增长3.8%和0.9%。六是花卉苗木一增一减。全区花卉面积611亩,同比增长16.4%;绿化苗木面积1.02万亩,同比下降53.2%。
2.生猪出栏大幅下降,羊禽出栏快速增长。一是生猪出栏大幅下降。全区生猪存栏2.98万头,累计出栏3.90万头,同比下降19.0%和16.7%。二是湖羊生产持续增长。全区羊存栏7.91万头,累计出栏6.52万头,同比增长17.9%和29.7%。三是禽肉禽蛋快速增长。得益于妙西镇下半年新投产一家禽蛋厂,全区家禽存栏184.87万羽,累计出栏571.71万羽,同比增长26.7%和增长7.6%,禽蛋产量4508.8吨,同比增长28.9%。
3.渔业产量明显增长。根据农业农村局统计,2022年全区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以生态种养提升渔业水稻“绿色附加值”,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0.3万亩,累计达3.0万亩,相比去年增长11%;实施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核心的“双强行动”,新建稻田循环水跑道4条,可产商品鱼40万斤,相比去年增长160%。此外,“优鲈3号”“浙鲈1号”等新品种改良后亩均可增收140斤。青虾以“太湖1号”、“太湖2号”为主要力推品种,亩均增收产量可达30斤,河蟹池套养“南太湖3号”罗氏沼虾,亩均增收30斤。全区名特优养殖面积已基本全覆盖,单位亩产量及产值均有明显增长。全区水产品产量11.49万吨,同比增长8.9%。
(二)农村收入消费主要表现
1、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全区农村居民期内人均可支配收入44938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去年稳步增长。从收入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实现32990元,同比增长6.1%;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实现8650元,增长6.2%;财产性收入实现1906元,增长8.9%;转移性收入1391元,增长9.4%。
2、消费支出较快增长。全区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呈现较快增长态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731元,同比增长7.5%。其中八大类消费支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都有所增加,同比增幅分别为5.8%、3.1%、8.2%、4.6%、11.8%、8.3%、8.9%、13.7%。
二、当前农业生产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依然还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农作物收成受天气影响较大。据市气象台监测,2022年7-8月出现历史罕见的高温热害天气,高温强度强、持续时间长、极端性显著,造成部分地区土壤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在春季回暖之前,预计将会有持续晴冷,气温明显偏低和严重冰冻等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气象条件,需要持续关注农事管理。
(二)关注产业调整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从全年产值来看,生猪、羊、家禽(含禽蛋)在畜牧业产值中的占比分别是23.0%、26.2%和50.0%,而2021年的占比分别是31.6%,22.6%和44.2%。数据显示,生猪产值占比下降,羊和家禽产值占比提高,也符合我区近年来的政策方向,保持生猪规模现状,大力发展特色湖羊产业,扩大禽蛋生产规模,需要持续关注结构调整后畜牧业的供给情况。
(三)关注农业生产成本的持续走高影响
今年以来,由于农药化肥、劳务支出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持续高位运行,今年高温干旱又进一步助推成本高企。根据快速调研,由于前期疫情影响,跨省劳务工人短缺导致短工支出较往年增加26%。此外,年中的高温干旱使得农户对灌溉的需求增加,也是一笔额外的支出,因此2023年需要持续关注农业生产成本的走势。
三、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防灾减灾和保险支持
在春季回暖之前,要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一是强化气象预警,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对强冷空气和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及时预警,提前检修和加固设施大棚,对露地作物做好保温防寒措施。二是加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补贴力度。每年增加调查增加新品种保险,将主推的名特优新品种及时纳入保险覆盖。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适当提高保费补贴,优化赔付流程,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保障。
(二)推进畜牧业升级发展
一是培育畜牧龙头企业。对全区的养殖企业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全力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在项目、资金上重点向龙头企业倾斜,鼓励我市现有的畜牧龙头企业加快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扩容,改进养殖工艺,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益。二是打造畜牧品牌。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禽产品,引领推动全区畜产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品牌转型。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引导培育经营规模大、资源整合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畜牧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