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多线推进,乡村治理进一步规范。扎实推进宪法学习宣传和“七五”普法,完善乡综治中心和各村综治工作站、乡村人民调解机构建设,处理信访案件86起、化解积案3件,结案率均达100%;信访评议8件,评议满意率100%;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22起,排查率100%,调处率100%,成功率98%。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上报涉黑涉恶线索5条,核查县扫黑办线索督办单14件;开展“1+5+N”专项行动,对全乡22家企业、3所中小学、2个敬老院、2家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排查隐患24个,全部整改到位;开展乡域内私设聚会点专项治理,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确保宗教活动依法合规开展。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乡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更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全乡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罗塘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稳中有进的态势令人鼓舞,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重大项目不多,发展后劲不足;特色农业发展不快,缺乏龙头带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积极采取更为有效有力的措施,在今后工作中着力切实加以解决。
二、迈步2020,强保障重落实振兴之路大步向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县委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六稳”工作部署、“五步工作法”、“六提六强”攻坚行动,聚力“走在前列、创出特色”,只争朝夕,跨越提升,力争草莓、小瓜、稻虾三大特色产业规模、层次全县领先,扶贫、美丽乡村、环境整治三项重点工作效果、成效全县领先,信访、维稳、文明实践三项基础工作创出特色。
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00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0万元;财政收入21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00元。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不断壮大乡村经济。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高速连接线、合淮路、蒙城北路北延、庄墓河“三路一河”为依托,积极发展瓜果虾产业,重点打造高速连接线畅天、恒兴、田峰三大草莓精品园;办好第二届瓜瓜节,壮大提升合淮路香瓜产业基地;实施壁城、岳岗等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拓展提升蒙城北路北延草莓、瓜果产业;在徐庙等高岗地区,试点推进高粱等订单农业;依托现有薄壳山核桃基地,试点套种精品南瓜、山芋,切实提高农业亩均效益;扩大庄墓河尹集、樊祠、梅元生产圩稻虾、稻蟹生产规模。进一步完善红旗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启动运营污水处理厂,盘活现有厂房,加大工业招商,力争引进2个以上规上企业。依托现有农业资源及罗塘社区田园综合体、张岗扶贫驿站,积极发展乡村游、采摘游及电商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坚持狠抓建设不放手,不断夯实乡村基础。深入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抓好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美化乡村环境。继续推进尹集中心村等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土地增减挂项目,规划整合部分村庄,做好水庄路、红梅路通道整治及污水管网工程;加快建设栾岗美丽庭院、罗塘集镇建成区整治提升,积极申报2020年度市级徐庙中心村、甲道新村美丽庭院建设,逐步将各具特色美丽乡村点、线、片、面结合,推进乡村美丽化建设进程。
(三)坚持精准扶贫不懈怠,不断激活乡村活力。围绕提高项目选择精准度、项目实施集中度、项目发展持续度,充分发挥抱团发展的集聚效应,盘活村集体资产,深入推进“双千工程”,积极探索开拓创收渠道,切实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以扶贫资产撬动农村三资,发挥优质规模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以“村社共建项目+贫困户”为抓手,通过土地入股、上岗就业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提升贫困户造血功能;持续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做到贫困户普查全覆盖及业务指导、清单任务、督查整改三个到位。
(四)坚持党建引领不停步,不断做实乡村治理。加强基层干部教育管理,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建立“提速、提质、提效”工作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在推进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积极处理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积案、严控信访增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扫黑除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五)坚持聚焦民生不松劲,不断增进群众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精心组织实施民生工程,严把工程质量,积极探索管养长效机制,确保项目持久发挥效益。强化各项保费收缴,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全覆盖。规范各类惠民补贴资金发放,加大特殊困难群体社保兜底力度。加强康养中心管理,完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入住率,配合康养中心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扎实开展双拥工作,及时发放各项优抚补贴,建立长效关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