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加强水源地保护。建成集镇日处理800吨污水处理厂,在街道规划区内建成320万元6000米污水管网系统,泗道河街道260吨污水处理站和3000米污水管网也全部投入使用,全面实现了水源地污水统一收集处理。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初显成效
我们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这根主线,牢牢把握县委、政府将汤家汇纳入全县红色5A景区创建重要板块的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整合各种要素,推进红旅融合发展,抓住红绿古,努力实现产业兴镇富民。
一是红色旅游日趋兴盛。传承红色基因,抢抓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机遇,以打造全国红色小镇和红色苏维埃城为目标,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实现旅游产业富民。投资1400万元新建红日剧院主体工程完工,晏老湾、朱家湾国家级古村落保护修缮完成,列宁小学复建完成,金刚台、斗林旅游驿站投入运营,斗笠寨登山步道、红25军纪念广场建成使用,众多的革命遗址,促成了汤家汇红色小镇——一座完整的苏维埃城省级红色研学教育基地申报成功。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力度,新批准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笔架山农校等8处革命遗址抢救性保护修复工程正在实施。与河南大别山明珠旅游公司、安徽天瑞旅行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全年接待各类游客可达15万人次。为了讲好红色历史,我们在加强建设红色讲解员队伍,今年11月又新聘两名红色讲解员,目前3人专职讲解汤家汇镇红色文化。
二是特色产业壮大规模。我们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动土地向能人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将农业从传统的种养业,向高精新的特色农业转变。全镇目前种植高山有机米4200亩、种植中药材6345亩、发展香菇100万棒、发展油茶6000亩,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实施了金刚台“五个一”1000亩茶园规划、瓦屋基村300亩高山绿茶基地和豹迹岩300亩有机茶园,新建金刚台、瓦屋基村两座茶叶加工厂,提升传统茶叶生产。不断开发中药材种植新品种,银山畈村种植了500亩何首乌,瓦屋基村种植了200亩白芨,笔架山村香茶菜育苗1500亩,天麻、茯苓、灵芝、金皇菊等中药材种植均扩大了种植规模。汤家汇芸凡天麻加工基地建成投入使用,精加工提高了天麻产品附加值,并建成小香薯深加工车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同时,我们利用优质耕地条件,种植生态稻米3000多亩,芸和、亿牛生态有机米都获得了有机认证。
在2018年成功种植40万袋扶贫香菇的基础上,以竹畈、瓦屋基、笔架山、泗道河等村为重点,继续与绿尔佳公司合作,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发展扶贫香菇70万袋,带动160户贫困户发展香菇生产,增收效益明显。绿尔佳公司还与中国邮政签订销售协议,产品销路畅通。
三是电商产业初显成效。以汤家汇电子商务协会为主体,以电商一条街为依托,激励微商创客集聚发展,打造农村电商示范镇,帮销贫困户农产品。2019年,共计帮扶357户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户均增收2000元,全年农产品线上销售额预计可超过4000万元,电子商务已成为汤家汇一张亮丽名片。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环境展现美丽新颜
一是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用活县里补贴的相关资金的基础上,镇村拿出1000万元专项整治资金,每村率先启动1至2个点,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然后面上铺开。印发《汤家汇镇村庄清洁行动秋冬战役实施方案》,召开全镇600人动员大会,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从10月份起,每月开展1次现场观摩会。开展乡风文明评比,评出卫生清洁户1507户,发放振风超市积分劵30140分,评出卫生较差户221户,黑榜14人。
二是积极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按照县整体推进农村“三大革命”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实施农村厕所改造724户,实现12个中心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做到水源地集镇污水统一收集处理,由中航环卫公司对全镇垃圾清运实行统一清运管理,实现全域环卫作业市场化。
三是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生态保护攻坚战,抓治理、抓防范、抓整改,完成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落实各级“河长”“林长”责任,推广使用河长通APP系统,进行常态化河流巡查,加大河道沙石管理力度,切实保护好水源地。加大资源林政管理和护林防火力度,严厉打击滥砍滥伐和造成森林火灾的违法行为,全年完成林业增绿增效行动180亩,森林抚育2000亩。2019年我镇被命名为安徽省森林城镇,银山畈、瓦屋基两个村被命名为安徽省森林村庄。
五、努力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群众幸福感增强
一是扎实做好社会保障。为8357名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养老金59.5万元,49610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9%。关注弱势群体生活,评定农村低保1225户2015人,城镇低保25户42人,发放低保金722万元、五保金216万元、特困和临时救助金84.6万元、残疾人及其他补助166万元,为321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261.2万元。
二是优化计生健康服务。扎实开展全民健康体检,规范管理高血压4463人、糖尿病1344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89人。切实提升计划生育满意度,不断转变群众生育观念,全力打造“诚信计生”,计生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发放计生奖励资金70.8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