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宣传、统战、武装、退役军人、双拥、共青、妇联、工会、老干部等工作一并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过去的一年,全镇上下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潘村镇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全镇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潘村发展的各界人士、各级领导、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思危才能居安,有备才能无患,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众多困难与挑战:一是工业经济羸弱,规上企业发展质量不高,规下企业发展后继乏力;二是财政收入少,可持续性优质税源少,刚性支出大;三是信访维稳隐患较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不回避,着力予以解决。
二、2020年主要工作安排
今春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速冻”了多个行业,对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今年一季度,我镇工业产值为零,消费业停滞。当前,新冠疫情的影响仍未消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咋暖还寒”。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为第二个百年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也是推进新时代潘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之年。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以更加鲜明的目标导向、更加紧迫的忧患意识、更加强烈的奋斗精神,逆风起航。
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贯彻市委“工业强市”战略,聚焦升级版“4321”“158”年度目标,全力完成招商引资、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人居环境、项目建设、民生工程、综治维稳等各领域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胜打赢“三大攻坚战”。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性指标主要是: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招商引资总量增长3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10.5%。围绕上述工作要求及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筑牢民生底线,人民福祉有大提升
全力抓好民生工程。增强宗旨意识,认真实施“33项民生工程”,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2020年为民谋划“十件实事”、“十大项目”。(十件实事:潘村镇人民公园,潘村镇平安乡村建设,潘村镇太平、中淮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潘村镇钱西至苏庄、山郭至马庄道路,城乡公交村村通工程,潘村镇曹塘村坡耕地整治,潘村镇村庄亮化,潘村镇革命老区建设,潘村镇紫阳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潘村镇公墓扩建及规范化运营;十大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明光市潘村第二幼儿园项目,新老091连接线项目,明光市潘村创业园6号厂房及综合楼项目,女山湖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明光市潘村消防站项目,明光市潘村公交停保场项目,明光市潘村医院住院部扩建项目,滁州港明光港区太平作业区润辉码头项目,安徽康源生物项目。)
全力冲刺脱贫攻坚。围绕“四季攻势”和“两不愁、三保障”逆向排查进一步摸清家底,因户施策,对尚未脱贫的32户101人逐一研判,精准制定脱贫方案,确保如期脱贫。聚焦“三户一体”重点人群,认真开展动态监测,精准安排政策措施,逐项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落”。
(二)筑牢安全防线,宜居环境有大优化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健全完善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着力为“工业强镇”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常态化宣传、常态化排查、常态化指导、常态化巩固,注重防控和发展“一盘棋”,树立全局意识,筑牢底线思维,既把抓疫情防控作为重要前提,又把复工复产复学作为根本任务,慎终如始,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推进潘村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抓好防汛除险工作。突出灾害天气应急值守和险工险段问题销号;突出预置抢险物资和抢险力量储备;突出抢险技术指导和应急演练。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隐患,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让防汛预案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从细微处着眼,危险处着想、抢防上着手,做到防有措施、抢有办法、撤有路径;进一步落实汛情监测、预报、人员转移等措施,切实做到早宣传、早动员、早排查、早整改、早预警、早转移,全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