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全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成,8个社区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改造升级工作。改造提升项目包括: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准则、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照片墙、心愿墙、志愿者标语等等。其中,胜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提升后效果显著,为营造文明乡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推进社会治理“协同”战
杨店乡各部门协同作战,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开展社会满意度“双提升”工程,制作条幅20条,发放宣传彩页1000余份,环保购物袋500个,完成维稳应急处置专项预案和重大项目风险评估。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全乡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制注射牛口蹄疫、羊口蹄疫、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证发放率100%。继续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加强林木采伐管理,设立乡镇林长制公示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保障中南光电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实施,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切实做好苗木种植企业、经果林、大棚蔬菜种植等土地流转大户的服务工作,在矛盾纠纷化解、项目申报、政策扶持、宣传推介等方面多下功夫,帮助他们做大做强的同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稳妥引进优质税源企业,做好税收监管服务工作,形成长期稳定的税收来源。充分挖掘村级资产、资源、资金潜力,积极慎重选择发展方向和合作对象,采取公开招租、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六)提升党风廉政“作风”战
近年来,杨店乡按照“高效、规范、务实、清廉”要求,持续发力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一是坚持为民施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积极采纳人大代表建议,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二是强化效能建设。坚持干部包村包组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出差及公车、外出报备、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制度,认真做好县委巡察和市委扶贫专项巡察整改,扎实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和“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强化担当、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驰而不息转作风、纠“四风”。三是坚持清廉治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持之以恒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严格规范各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抓好廉政风险点防控,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和审计整改。四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体制建设,加大源头治理,对腐败易发多发的领域强化监督力度,让党员干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新常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存在问题及差距
一是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工作在具体落实上与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少数乡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不够强,业务素质不过硬,习惯于老经验、老方法。运用“互联网+党建”解决党建工作新难题方法不足。
二是“四风”顽疾未根治。会议多、文件多、考评多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治;少数村级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严格,被动应付,组织活动不深刻、程式化,活动单一化,单纯以政治学习代替各类组织活动;少数班子成员忙于具体业务,下村开展调研走访次数少。
三是示范建设乏亮点。虽然各项工作创新上作出了一些尝试,但缺少系统谋划,品牌示范效应不足,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十四五”及2021年工作安排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及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千亿GDP、百亿财政收入”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立乡、产业兴乡”之路,努力建设生态优美、产业兴旺、幸福和谐的“岭上江南、清净杨店”。突出抓好“振兴乡村经济、完善设施配套、打造宜居环境、保障民生福祉、提升治理能力”等五个方面工作,全面开启杨店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二)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乡入库税收达到600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0元以上。
(三)工作安排
1.坚持生态为先
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不断推进优化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倾力打造“岭上江南”。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全域全时段秸秆禁烧,加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争创力度,紧抓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契机,加大中心村治脏、改厕、治污力度。
2.坚持农业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