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固废处理等专项整治,加快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场,有效运营厨余垃圾处理场,推进垃圾全统筹、全过程管理。规范道路交通、河道管理、镇容环卫、城管执法,深入治理城市顽疾,提升城市形象。建立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创新镇环卫所管理制度,统筹好日常保洁工作。优化人居环境,挖掘打造更多特色创意街头小景,抓好农房建设的风貌管控,继续加强建筑外立面改造,实施夜景亮化工程。摸清“两违”底数,分类实施拆除,坚决打好“两违”治理攻坚战。注重培养和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城市治理。
五、以“民生福祉改善”为保障,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健全公共安全健康体系。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坚持三个“非必要”,加强冬春季及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强化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管控,进一步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固防线。完善和加强公共防疫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公共危机监测预警能力,全面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切实发挥各场所哨点监测作用,健全快速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提升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能力。加快完成市镇医联体二期建设,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配备,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覆盖,做好应急救治、分级诊疗。
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公办学校建设力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推动已规划好的学校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力争年内实现黎村小学扩建工程建成使用、实验中学开工、实验小学完成前期工作。大力引进高端民办学校,支持创新民办教学,探索“公办+民办”结合办学模式,与优质民办学校投资机构接洽,有序推进两家实验学校建设工作。同时,在城市更新项目中配建更多学校。通过提前谋划,为创新区下来发展预留充足学位、提供优质办学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保扩面征缴工作,提高参保覆盖面。加大对低保人员、优抚对象、困难儿童、弱势群体的帮扶和保障力度。广泛开展走访救助,解决群众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技能培训、素质提升、创业补贴等措施,提升劳动者素质,解决好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宣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施基层文化设施服务提升工程,开展好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文化实惠,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民心。推进“党建+文明+乡村振兴”三创协同,加快乡村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振兴,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促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化利用好八卦村、罗氏宗祠等,深入挖掘先秦文化遗址历史价值,延续城市文脉,丰富文化内涵。
六、以“治理现代化”为目的,树立高质量管理新标杆
深入平安谢岗建设。统筹抓好安全与发展各项工作,巩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和跨领域、跨区域犯罪,严防重大恶性案件。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调整村(社区)民警专职化模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防汛防风、减灾救灾、消防安全、森林防火等关键工程建设,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行动,推进“明厨亮灶”+互联网建设,打造让市民舒心放心的“菜篮子”。发挥综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作用,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发挥国安办等职能部门作用,筑牢安全防线。
健全智网工程管理体系。深入推进“智网工程”建设,把属于社会管理的更多事项纳入“智网工程”建设平台,加快建成“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法治化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起从“发现问题”到“分办流转”再到“落实反馈”的工作闭环机制。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理顺工作机制,做到精准精细巡查、高效规范管理。学习和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社会矛盾大调解格局。
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借鉴学习市内、市外“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管理经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利用大数据的支撑作用,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打造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加强政务服务改革力度,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按“最小颗粒度”的要求细化办事指南和流程,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管理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
七、以“规范政府作风”为导向,打造高质量服务新生态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上率下,扎实推动市委市政府、镇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继续压实责任,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在抓业务同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不放松,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安全。保持奋斗精神,在推进改革发展过程中敢于碰硬,展现新时代干部的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