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用劲,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主引擎,要求我们既要视野向前,看规划、看市场,也要眼光向内,优化产业经济地理,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源源供氧。一要打造新亮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加快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按照“镇抓产业、村抓特色”的思路,形成以油茶产业外的“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农村特色品牌,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二要争创新优势,全力推进产业升级。管护好各村油茶主导产业,完善好后期管护、资金管理和分红支付机制,扩大有关村药材实验基地,推行“企业+基地”模式,引导企业参与,把原抛荒弃耕的土地利用起来,通过土地流转进行成片成规模种养殖。
引外强内,蓄积高质量发展动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经济面临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等考验,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创新思路,找准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狠抓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继续加强联防联控机制,特别是要加强新冠肺炎境外疫情输入的防控,严防疫情输入扩散。同时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继续重视用工招工,优先满足县内企业用工需求,同时积极向沿海地区输出务工人员,加大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宣传发动。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兼顾加强春耕备耕,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现农业供需的有效对接,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二要扎实推进重点项目。抓好“十四五”规划,通过整合项目资金,牢牢牵住项目这个引领财源建设的“牛鼻子”,做好杨林大道的规划立项工作,及时跟进安北高速与沪昆高速连接出口的后续跟踪工作,让项目尽早落地。要坚持项目投资和企业产出两手抓、两手硬。针对受疫情影响的投资和项目建设进度明显放缓的现状,组织力量,做好用工、土地、资金等保障。二要精准对接立项争资。要以“项目建设年”为载体,深入实施“准备之冬”,变“猫冬”为“虎跃”,为“开工之春”做好充分准备。全力以赴招商引资,借协同发展之力,牢固树立开放共赢理念,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保护联防联控,着力构建相互辐射、互为支撑、互利共赢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攻坚克难,特色战略持续推进。突出镇全域规划,加强美丽乡村建设顶层设计,发挥规划引领、创意宣传、活态传承的保护作用。一要高位推动特色城镇。把特色村镇建设作为脱贫攻坚最大的帮扶接续政策,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山下小籽花生生产基地。借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之机,各村修建休闲公园,突出美丽小镇特色。抓实抓细提质改造工程,有序推进自来水管网建设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优化配套设施建设,今年要对镇中心区的人行道、下水道管网进行建设并配套进行亮化、绿化。以棚户区改造为契机,加大对乱搭乱建、“马路市场”占道经营整治力度,狠抓乱停乱放等交通秩序整治。二要精准推进特色农业。要立足我镇农业优势和产业扶贫契机,加大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引导群众进行规模化生产,将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有效衔接,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坚决制止耕地抛荒,确保粮食安全,推动各村供销合作社建设,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助推规模农业发展。三要持续推广特色文化。突出小镇特色,充分挖掘杨林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坝上村湘黔古道为主线,精心打造旅游线路,积极推进杨林镇乡村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
聚焦民生,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加大力度补齐民生短板。一要加强社会保障。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全力以赴支持“马云寄宿学校”二期、三期建设工程。争取杨林镇中心幼儿园早日立项建设。改善通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重建草塘村级卫生室,推进村道“窄改宽”,通组公路硬化工程,连通“肠梗阻路”,完成九岭水厂项目扫尾工程。进一步巩固完善城乡社保体系,全力扫尾危房改造、“空心房”整治、易地搬迁工作。二要统筹社会事业。完善医疗救助、减灾救灾等保障制度,积极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继续做好老龄、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积极参与“双拥”模范县创建。三要推进社会治理。不断优化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大力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攻“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开展“四查四防化纠纷、千乡万村创四无”专项调解活动。继续深化重点场所、重点领域大排查、大整治,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纵深推进,制度改革护航经济发展。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贯穿全镇各项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等各项改革,打造“流程最优、手续最简、时间最短、效率最高”的行政服务体系。二要打造牢固基层战斗堡垒。强化干部日常教育和管理监督,完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引导广大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落实“好干部”标准,完善“系统培养、梯队成长”机制,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完善“正向激励、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机制,拓宽干部交流渠道,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三要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全力抓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强对账盘点,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四风”新动向新变异,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完善抓早抓小工作机制,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