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永顺县)灵溪镇2019年度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安排

R1P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三)认真抓好社会治理,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有序,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R1P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加强社会治理能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1P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重拳扫除黑恶势力,扬社会正气。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一是多向多位发力。建立以服务、接待、调处、化解“四位一体”综治工作模式,坚决打击信访稳定领域黑恶势力,重点加强对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管控。二是加强综合治理。对辖区突出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治安防范等薄弱环节进行全方位治理。取缔1家洗脚城,关闭146家麻将馆,收缴15支管制枪支,关闭1家采石场,打击“医闹”1起,调解医疗纠纷5起。三是推进挂牌整治。将人口流动性大、人员结构复杂、有潜在治安隐患的车站、农贸(马路)市场等15个地区列为治安乱点,进行重点整治。对小旅馆业集中、站街招嫖现场严重的坡子街、团结街进行挂牌整治,成功取缔涉黄窝点1处。R1P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保社会稳定。坚持将平安和谐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一是持续推行“三二一”工作法。按照“村3次、乡镇2次、县1次”逐级调解原则,全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61件,调解成功2275件,调解率100%,调处成功率达96%,较好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二是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每天明确1名领导干部接访,直面群众化解矛盾,用心用力解决好民生领域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年接待群众3200余人次。三是强化信访积案化解力度。着力化解信访件,实行领导干部责任捆绑制,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成功化解肖军、戴秀英、田权等10件积案,全部签订息访息诉协议。R1P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兴文明乡风。坚持解放思想与创新思维为社会治理工作注入新能量,推动形成文明乡风。一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推行农村“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按照“155”机制成立互助小组1850个。通过“学助日”、月派单提醒等工作机制,开展各类互助活动,助推形成自立自强、邻里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二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保障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助推形成形成崇德向善、遵纪守法、勤劳致富、诚实感恩的文明乡风。三是加大移风易俗力度。组建45个“互助五兴”公益超市,扎实推进村民积分管理,开展兑换活动89次,对于尊老爱幼、重养轻葬、爱护设施、见义勇为等传播正能量者进行重点加分,并在公益超市兑换物品奖励,助推移风易俗改革。R1P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四)切实落实民生保障,确保政策红利普惠共享,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R1P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保基本、兜底线、办实事。R1P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聚焦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保障改善教育水平。一是做好控辍保学。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重点关注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困难学生。对全镇26名疑似辍学儿童进行劝学,目前已经劝学成功15户,对剩余11户继续落实“三帮一”制度进行劝学。二是落实补助发放。积极落实教育助学政策,发放贫困户学生生活补贴7249人次,城乡低保学生生活补贴14257人1293.025万元,救助大学新生292人112.2万元,发放高中助学金538人80.7万元、困难残疾学生补贴193人29.62万元,雨露计划发放1080人270万元。三是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按月对辖区内校园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校园周边商铺合法经营、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车辆乱停乱放、违章搭建等问题进行全面整治,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干净、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R1P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是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积极帮助群众转移就业。今年新增转移就业劳动力204人,全年预计发放劳动力交通补贴3774人214.66万元。二是继续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完成辖区内常住人口和暂(临)居人口养老保险享受待遇人员的生存认证工作,追回重领或多领社保资金3.2万元。发放社保卡10批7400余张。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征缴工作10.62万人1824.40万元。三是落实特殊人群生活补助发放。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孤儿生活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政策。全年共发放特困人员供养资金494人299.1万元,城市低保4614人5614.6万元,农村低保8081人1859.86万元,孤儿基本生活费34人32.64万元。R1P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促进文化全面繁荣。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弘扬优秀传统,不断提升软实力。一是抓好公共文化组织建设。配合推进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配齐配强57个村(社区)宣传文化辅导员队伍,全面完成全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七个一”建设,为全镇文化繁荣奠定基础。二是组织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系列活动。组织集中观看阅兵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开展“壮丽七十年、追梦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群众文艺汇演,与全镇人民共同庆贺祖国生日,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是积极灵溪传统文化名牌。积极发挥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作用,传承推广土法造纸、草把龙、哭嫁、打溜子、三棒鼓、摆手舞、茅古斯、咚咚喹等优秀传统文化,集中组织群众过春社、过赶年,跳摆手舞、摆长龙宴,打造以老司城、双凤、洞坎为代表的土家传统文化名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xzzfgzbg/hunan/7822.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