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作安排(部分内容)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新经济营业收入增长40%以上,限上批发业销售额翻一番,限上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完成县定目标任务;旅游人次、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0%、15%以上。
(一)奋力掀起“三新汇聚”的灵峰热潮。集聚壮大新经济产业,实施新经济强链行动,坚定“基金+直投+落地”招商模式,确保新引进新经济项目20个,其中招引国内准独角兽、头部上市公司5家。高效运行新经济引推服务中心,落实投前投后一体化管理,闭环跟进30个已签约新经济项目,确保新经济企业累计达规纳统27家,营业收入破100亿元,完成企业上市3家,实到外资3500万美元。推动已来科创园满园入驻、中力摩弗研究院投产见效,确保梦栖互联网金融谷、竹峰家居产业园、乡村经济综合中心等园区平台全部启用。放大“青年入乡首选地”品牌效应,培育城南社区百人村,迭代大竹园村百人村,引育青创项目20个,申报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6个,落地人才创业项目3个,招引青年大学生800人。深化国企改革,加快下属国企实体化运行、竞争性发展。
(二)奋力跑出有效投资的灵峰速度。抢抓“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两新”等一揽子增量政策和重大机遇,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县级争取盘子。实施优质文旅项目引推攻坚行动,扎实做好田园嘉乐比(三期奇幻园)、美学美谷(二期)等一批项目储备,完成亿元以上实体项目签约3个。清单式推进15个产业投资项目、6个政府投资项目、13个国企投资项目,亿元以上项目开工7个、竣工3个,确保霞泉共富产业园(二期)“腾笼换鸟”工程建成投用,郊外之芯、秣马酒店(二期)、国际数字贸易港、小瘾半日村美食街等一批项目落地新建,春晖麓野、美学美谷(一期)、中优建设等一批项目竣工验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新增建设用地200亩,完成土地供应220亩。
(三)奋力奏响全域旅游的灵峰华章。坚持“旅游+”和“+旅游”双向牵引,着力谋划招引文旅“首店经济”“低空经济”,加快推进咖啡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重点跟进阿莱亚冲浪项目,探索布局“水上”文旅项目3个、低空飞行体验项目1个。深度探索“康养+文旅”融合模式,加快银发项目落地。构建“跟着赛事去旅行”特色模式,举办各类品牌赛事10场,打造“匠心灵动·非遗在灵峰”活动15场,全力争创省运动休闲乡镇。发挥灵峰禅寺文化效应,实施环灵峰山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立足古寺古道资源开发与利用,解锁户外徒步游、小城深度游等反向旅游。市场化运作游客集散中心,加速线上矩阵运营私域化、社群化进程,确保全网粉丝量破20万。建成“以竹代塑”应用场景示范点2个。
(四)奋力展现城乡焕新的灵峰面貌。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建市政道路4处,优化城乡公交站台2处。加快推进横山坞村叶家茶庄园、霞泉村青创家居园、城南社区竹润餐服、灵峰村下扇街延伸段商铺等工程建设,完成横山坞村、碧门村、灵峰村等4处物业楼宇出租,高质量完成大竹园村毛家、莫家生产队饮用水提升工程。持续拓展城区“15分钟品质生活圈”、乡村“15分钟公共服务圈”辐射半径,新建城南“安市集”、浒溪东岸“口袋公园”,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共享停车位试点建设,推出闲置地块停车场2个,新建公共停车场1个,新设新能源充电桩(换电站)6处,上新电动“小蓝车”100辆、助力点5个。
(五)奋力扮靓全域美丽的灵峰颜值。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动态管控38处在建工地、36家涉气企业,全年PM2.5浓度均值确保27、力争2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92%。常态化运维52公里辖区市政污水管网,确保地表水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实体化运作全域环境治理专班,深入推进“两路两侧”专项行动,完成浮玉路等5条主干道、6个主入口节点景观提升18处。实施花海工程1100亩、林地空间综合治理200亩,动态管理11处苗圃基地、5100亩预征地。持续推进“三美一创”,创建县级精品和美小区3个、县级精品美丽菜园2个、封闭化农村安置小区1个,完成违章拆除10处、1万方。探索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完成典型案例1个。全力争创省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试点。
(六)奋力增添共同富裕的灵峰成色。加快第六初中建设,推动横山坞村托幼园投入使用。新增建设无障碍坡道10处,完成残疾人家庭“净居亮居”10户。关注“一老一小”,高效利用城市社区向日葵小屋2个,全面提升“龄峰”医康养服务中心经营质效,确保入住率超50%。深度融合“民政+慈善”扩面工作,保底救助“伤残病弱”“低收入困难”等特殊人群4400人以上、帮扶就业创业150人以上。全力争创全国首个青少年红十字研学基地、省级博爱家园示范点,投放AED设备5台以上。释放强村富民“红利”,确保分红总额增长8%。力争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