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父山镇地处庐江县城东郊,素有“生态之乡、旅游之乡、建材之乡”之美誉,国土面积160平方公里,耕地4.8万亩,山场3.8万亩,人口5.8万人,辖11个村2个社区,副县级建制镇。
一、冶父山镇简介
冶父山,最早见于《魏书·地形志》:“潜<庐江县于南北朝时为潜县>有野父山,春秋越国欧冶子为楚王铸件之所”。《吴越春秋》载:“欧冶子,春秋越人,善铸利剑,曾为越王铸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五剑;又与干将共为楚王制龙泉、太阿、工布三剑。”山以人名为冶父。明《一统志》记载:“此山旧为冶铸之所,登山大小诸峰皆居其下,为众山之尊,故曰‘父’。”冶父山由此得名,1999年改制成为冶父山镇。
旅游之乡。“桂林山水甲天下,冶父山胜境誉江淮”。自古以来,冶父山就是旅游目的地,明嘉靖时庐江训导康祥在《游冶父山》中写道:“良明三五集,游咏总趋群,寺隐松萝密,桥横竹石分。清樽留晓月,高乌寻春云。归去犹相忆,山中草木欣。”如今的冶父山风景区已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4A级风景名胜区,置身松涛竹海,“四面云山谁作主,五湖烟水独忘机。”冶父山方圆三十六公里,有万年温泉、栖凤谷景区、东顾山景区,每当春秋佳日,芳花红树,美不胜收。
建材之乡。冶父山镇物华天宝,矿产资源丰富。地下有号称“地下聚宝盆”之称,境内的温泉初步甚探,可日出水量3000吨,富含晒、锂、锌、溴等有益成份,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矿产资源丰富,富含绢云母、石灰石、铁矿石、铅、锌、铜,目前已探明储量绢云母110万吨、石灰石1700万吨、铅锌矿85万吨。全镇共有建材企业76家,按规模划分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5家,中型以上企业1家,小微企业75家。按企业类型划分,水泥生产企业3家,水泥产品制造企业18家,沥青生产企业5家,石料开采加工企业9家,其它41家。
今日冶父山。1、区位优势明显。冶父山镇时至今日,基础设施投入大量资金,已建成便捷的交通网络。北依合肥,南望铜陵,西接安庆,东临巢湖。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合铜黄高速、合铜公路、军二路临山而过,庐巢路、庐代路连接环巢湖大道,分别贯穿东西。合肥骆岗机场、巢湖水运码头均在1小时车程内,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是合肥滨湖、中庙、姥山、齐嘴、汤池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是环巢湖旅游圈上重要景点景区。2、开放、高效、奋发向上的冶父山镇。十九大以来,冶父山镇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社会治安状况持续稳定,民生工程全面落实,百姓安居乐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