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和乡地处诸暨东部低山丘陵区,总面积64.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525亩,其中水田8891亩、旱地6634亩;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85446亩,其中竹林3万亩。辖1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1911人。
2019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完成财政总收入2767.89万元,增长32.15%;引进税源1852.05万元;完成民间投资1.7亿元,其中服务业投资1.2亿元,农林投资3500多万元,工业投资1500多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2.5%;完成自营出口1.7亿元,增长88.0%。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东和乡致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东和”,做好“生态”文章。
农业绿色有机。东和产茶历史悠久,全乡有茶园面积万余亩,十里坪万亩有机茶生态园利用生态优势以及独有的喷滴灌技术,将原生态的猪肥料用于茶树的生长,并通过构建“公司+基地+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一种茶类加工。2012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已形成有机茶园面积15000余亩。东和白哺鸡笋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白哺鸡竹之乡"、“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绍兴市"象牙笋之乡"、“绍兴市绿色农产品基地”;基地注册的“玉芽”牌象牙笋被认定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绍兴市绿色农产品”,2002年被评为“诸暨市著名商标”,成功创建诸暨市食用笋四星级特色镇乡。2010年又投资500多万元实施友谊村现代竹子园区示范建设5000亩,核心区建设1000亩,先后被列为绍兴市现代园区、绍兴市林业观光区、浙江省精品毛竹园等,实施的“毛竹高产高效技术推广与示范”作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项目。
工业生态环保。东和乡把产业经济的发展定位在无污染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上。目前有规上企业4家。东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茶叶及茶生态园为基础,研发茶叶深加工产品,十里坪有机茶已成功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诸暨市康旺达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发挥东和笋产地的优势,与浙江大学科研中心合作研发,开发食用笋、食用菌、板栗、梅干菜以及蚌肉深加工产品,2013年康旺达公司科技项目列为国家星火计划。浙江汇泰平板显示电气有限公司以“浙江汇泰光电技术工程中心”为抓手,充分利用电子科大在工业改造、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技术支撑,每年获得多项发明专利的实施许可。浙江天冉中药饮片厂将特色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建设百草园参观点,在丰富旅游业态的同时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浙江朝晖种猪有限公司是浙江省一级种猪养殖场、省首批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小区作为浙江省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采用现代养殖技术自动化喂养猪,猪肥料经过处理利用喷滴管技术成为茶叶生态园区的天然肥料,实现生态养殖与种植的结合。
休闲旅游特色显著。近年来,东和乡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和休闲文化有机统一的新路子,以竹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等为基础,致力将休闲旅游和文化创意成为东和新的产业增长极。休闲山庄、家庭式农庄陆续开业,茶文化广场、农具博物馆、国家级非遗西路乱弹传承基地相继建成,成功举办“东和•十里坪”美丽乡村休闲文化节,获评绍兴市森林休闲旅游特色乡镇。。同时,着力强化旅游接待场所提质升级,2013年,十里坪山庄成功创建国家级五星山庄,三星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正在筹备建设中,金家湾山庄被评为浙江省旅游特色经营户。据统计,全年累计接待游客7万人次。
乡村整洁舒心。白墙黛瓦、绿树成行、道路洁净、池塘清澈,全乡1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诸暨市市级新村创建,十里坪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荣获诸暨市美丽乡村景观区建设先进镇乡、绍兴市第一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乡称号。长效管理落实到位,卫生保洁工作位于全市前茅,被授予市“洁净镇乡”称号。基础环境不断完善,东和自来水厂建设全面动工;新店湾至王家宅公路改建工程、东和卫生院等工程正在顺利推进。
文化底蕴深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路乱弹,在这里得到继承和发扬。那一座座静默矗立的古桥和古祠堂,正在诉说着一段段流逝的岁月和那隐藏在岁月背后的故事。建成的十里坪茶文化园将以史为线,结合本地茶的生产、发展及名人与茶的关系,挖掘茶的历史渊源,以制茶、品茶、赏茶为主题,陈列展示茶文化,提升文化品位;西路乱弹展示馆将通过收集整理西路乱弹资料展示其发展历史,创排乱弹剧目,培育传承人;姚邵畈村的农具博物馆以挖掘整理传统农耕文化,通过农具、农业生产场景等多种形式的陈列,展示有当地特色的农耕生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