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兰溪市柏社乡基本情况介绍

  【概况】柏社乡位于兰溪市东北部,东靠梅江镇,南邻马涧镇,西与建德市毗邻,北与浦江县接壤,面积121.55平方千米,辖下陈、水阁、柏社3个工作片,20个行政村,总户数9112户,总人口29311人,乡政府驻地百聚社村。马墩线及水里线穿境而过,境内山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杨梅、青枣、白桃、板栗等经济树种。2019年,柏社乡按照“攻坚求突破、创新添活力、发展高质量”要求,勇担当、善作为,众志成城、克难攻坚。OCA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140%;固定资产投入2.34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工业投入3547万元,同比增长22%;实现工业税收1754万元。招商引资稳中显优。成功引进总投资3000万元、年产2000吨蜂蜜深加工项目;开展“零地招商”(“零地招商”,主要是指引进落地的新项目不再需要重新征用土地,不再需要重新申请用地指标,而是从已经被征用的土地资源中进行挖潜和再利用的一种招商理念。)引进韩叶进出口有限公司10万美元外资;服务业销售规模5亿元的上海博尔捷现代服务业分包平台项目已签订合作协议,可增加总部税收2000万元。项目推进稳中见效。金昌矿业萤石矿二期选矿项目基本完成建设,已于3月份试产。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2亿元,税收2000多万元。晟格生物总投资6500万元,年产1000吨的生物糖二期技改项目已完成研发中心和办公楼的装修,主车间也在建设中,项目投产后将增加产值1亿元,增加税收800万元。总投资1.1亿元的柏社东、西综合供能站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现代农业稳中求质。新增果蔬专业合作社1家,新建设施大棚4公顷(60亩);完成水阁畈粮食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塘边等4个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成省级香榧特色园项目1个;完成旱改水3.41公顷(51.12亩),复垦耕地1.18公顷(17.65亩),垦造耕地0.97公顷(14.5亩)。OCA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外出招商30余次,优化招商方式,首创线上视频招商,在谈的农旅项目有5个,分别是茉莉花茶项目、数字农业植物工厂项目、农批市场项目、肇峰山景区和匠康•兰溪现代农业科技园。积极构建新媒体矩阵,通过抖音、直播间、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向外界推荐山乡好货,以及柏社乡的文旅资源。同时,结合嵩梅小镇客厅,打造线下文创商店,变文化符号为文化经济。打造文化IP,深挖东皋心越、嵩山窑以及红色文化内涵,延伸后端禅茶系列文化产业链发展。通过系列节庆活动造势,提高柏社农旅发展知名度。OCA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开展柏社乡总体规划、核心区控制性规划和村庄规划修编。对富民大道、嵩梅路、万安路等道路进行优化。新农贸市场投入使用,完成梅溪绿道综合景观提升工程建设。下陈美丽乡村、溪滩徐“秀美村”等一批美丽工程通过验收;洪塘里历史文化村项目全面完成;水阁美丽乡村项目完成工程量的90%。“三改一拆”全年累计拆除各类违建18.69万平方米,完成率113%,拆后利用率85%,农村建房秩序持续好转。紧扣“八有八无”标准,结合省文明市创建,20个村全部通过考核验收,村庄环境进一步优化。廊道等项目进展顺利,蓝天保卫得到加强,秸秆焚烧有效遏制。OCA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成立安全生产体检站,委托第三方对辖区工矿企业等场所进行安全托管。建立“一企一档”,实行风险分级管控,全年检查130余次,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应急救援等培训20余次。全乡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全年受理信访事项623起,化解信访积案10件,信访存量进一步下降。成立“双民”代办工作站,做实党员联系户制度,有效打通工作推进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立村务协商委员会,发挥参事议事作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排摸“涉黑”势力3件,协助线索调查5件。OCA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文化礼堂建设、集镇改造、公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新建农贸市场主体已投入使用,创建农村家宴中心1个,“送药上山进岛服务点”2个。启动乡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成1个村级服务点建设;完成水阁等8个自然村的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受益人口达5000多人,饮用水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岗岭下—白鸠、井头—凌塘等7条“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竣工,合计17.68千米。钟王、水阁幼儿园启动改建。投入35万元新建全民健身广场1个,小康提升村1个;投入300万元新建柏社综合文化站1家;新建文化礼堂6家,3家通过验收,其余3家进入收尾阶段;成立兰溪市嵩山历史文化研究所,系统化挖掘研究本土名人古迹;组织文化下乡活动8场,举办嵩梅诗书画社成立3周年画展。全力推进社保扩面,参保率99.97%。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85%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常运营。成立乡级避灾安置中心1个,规范化提升避灾点3处,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动态关注低收入农户生活状况,全乡共 83户,149人,全年实施危旧房整治153户,实施雨露计划8人次,“菜单式”扶贫产业增收项目50余户,通过一系列帮扶政策,帮助低收入农户脱离贫困。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实施低保动态管理,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临时救助金、医疗救助金等共264万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xzzfgzbg/zhejiang/9050.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二维码   e-mail:mas31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