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大通镇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5家,达12家。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84万元,同比增幅3%。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8228万元,同比增幅21%;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3919万元,同比增幅12%。全年财政收入完成2655万元,同期增幅12.7%,圆满完成预算任务。...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5家,达12家。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84万元,同比增幅3%。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8228万元,同比增幅21%;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3919万元,同比增幅12%。全年财政收入完成2655万元,同期增幅12.7%,圆满完成预算任务。...
2021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7.23亿元,预计规模工业增加值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1亿元,财政收入1.19亿元(不含金牛湖新区),增速位居全市前列,比2016年的5170万元翻了一番以上。截止目前,全镇工业企业总数超2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家,个体工商户1849家,比2016年增加了746家。...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1.32亿元,同比增长24.5%;规模工业增加值9.83亿元,增长55.6%;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增长26.4%;财政收入1.0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64元,增长15%。...
2021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3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31.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53万元,增长89.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3000元,增长59.8%。...
五年来,全镇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3.6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6.8亿元,财政收入3.3亿元。...
2021年实现入库税收1.35亿元,较2016年增长91.9%;完成工业总产值56亿元,增长34.6%;规模工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18.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007元,增长46.83%,各项指标均稳中有升。...
2021年财政收入1.39亿元,规模工业产值完成48.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达10.4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5133元,年均增长9.5%。在全市连续多年保持综合考核前列。...
地区生产总值由158亿元增加到333.5亿元,同比增长111%;财政收入由1.86亿元增加到2.68亿元,增长44.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3万元增加到2.6万元,增长59.5%。2021年,新增9家规上企业,全镇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77亿元,占全年任务数的172.13%。全镇工业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达2482家,基本实现全民创业、户户就业。6家企业获评天长市“三十强”、“三十佳”称号。...
面对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建设短板,全镇干群务实作答“自选题”,统筹推进“智慧秦栏 美丽小城”城乡一体化项目,实施了白马大道、平行三道、平行五道、滨河路等新建路网和五座桥梁,拓展了城镇发展空间。实施了污水处理二厂、白马河改造、水体治理等项目,改善了生态环境。实施了正隆路、寿昌路、秦香路等老路改造,提升了集镇形象。实施了中华孝亲园、孝子祠等项目,扩大了孝文化影响。目前特色小镇43个子项目中,13个已完成,22个正在建设,还有8个于2022年进行实施。...
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67亿元,同比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6.5%;工业总产值157.62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107.87亿元,同比增长2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1亿元,同比增长17.8%。...
全镇地区生产总值从103.4亿元增至148亿元(预计数,下同),年均增长7.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9.45亿元增至20.47亿元,年均增长16.7%。规上服务业从1.76亿元增至7.59亿元,增长超3倍,累计完成注册外资3.46亿美元、到账外资2.53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100亿元。...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4亿元、增长6%,工业总产值820亿元、增长25.26%;全社会固定投资7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5亿元、增长24.33%,工业开票销售1200亿元、增长37.35%。项目建设招大育强,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等18个省市区重点项目符合序时进度。双招双引全面提质,14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121.08亿元,恒力(吴江)智能化超级工厂等项目积极洽谈。...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4.9亿元,年均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5.71亿元,年均增长9.1%。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超211亿元,年均增长9.7%。总投资200亿元的桃源森林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入选2021年度省重大项目和省重点文旅项目。东方恒信成为全市唯一新入选“中国民企500强”企业。...
全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57亿元,同比增长17.4%(下同),其中规上产值660亿元,增长1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3亿元,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82.2亿元,增长11.2%,其中工业投入26亿元,服务业投入56.2亿元;新增注册外资2.6亿美元,到账外资1.0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完成19亿美元。...
围绕打造“江南文化样板区”,我们将全力建设区域融合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的宜居淀山湖。积极配合旅游度假区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完善锦淀周一体化规划、区域总体城市设计,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深化交通互连、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方面共建合作,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发展格局。突出产城融合理念,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打造一批高质量学校、公园、文体休闲场所,积极推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管理,加快构建精准高效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久久为功做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加快推动民生社会发展进入品质提升...
202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7亿元,是2016年的1.5倍,年均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2亿元,是2016年的1.6倍,年均增长9.6%;工业总产值426.6亿元,同比增长15.8%,是2016年的1.55倍。五年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1.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67.76亿美元;累计认定省双创人才项目4项,认定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项(国家级1项,省级2项)、认定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拥有有效高新技术企业235家,较2016年底新增138...
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16年末分别增长36%、58.7%。规上工业总产值站上500亿元新台阶。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超4亿美元。德国工业园获批中德(昆山)中小企业合作区、成为新一届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理事单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3家、总量达21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2%。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66.6%,比2016年末提高28.1个百分点。新增苏州市级以上智能工厂(车间)28个。建成科创载体平台12个、32.3万平方米。发...
地区生产总值从五年前的650亿元跃升至96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总产值、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9.4%、10.1%、10.2%;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突破81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95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10.5%。再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国字头”称号,成为唯一入选首批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的县域国家级高新区。获批并整体建成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申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成效明显,获国务院表扬激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综合竞争力跻身国家第17位。土地集约...
2021年,我镇紧紧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完成生产总值161.6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一年增加7.2个百分点。聚力发展实体经济,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3家、共263家,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企业225家。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35家、共112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22.3亿元、同比增长9.3%,规上工业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12%,进一步厚植坦洲经济基础。...
积极应对错峰用电、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防控等考验,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7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排名全市第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8:58.3:26.9。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11.1%,近七成企业实现双位数增长。工业投资完成11.5亿元、同比增长326.3%,投资总量全市第9、增速排名全市第1。税收总收入实现6.5亿元、同比增长37.8%,增速排名全市第2。社消零总额4.0亿元、同比增长7.4%,进出口总额20.88亿元、同比增长19.3%,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增速分别...
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7亿元,位居全市第6。工业和消费增长强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增15.3%,增速排名全市第5,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增14%,居全市第4位。工业投资增长迅猛,比增45.8%,居全市第7位,高于全市14.2个百分点。实体经济基础更加牢固,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2021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57.8亿元,同比增长11.3%;规上工业增加值23.7亿元,增长13.5%;社消零26亿元,增长10.7%。大力实施“培优扶强”工程,全镇80家企业列入培育库,比增33家,增长率70.2%;积极推动企业上规上限,全年新增规上限上企业34家,规上工业企业增至114家,增长率达22.6%,亿元企业由19家增至23家。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全年新增高企11家,25家企业成功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库。...
2021年,大涌镇实现生产总值超过48.6亿元,为近五年最高值,同比增长10.7%,增速排名全市第八。规上工业增加值超过7.6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排位第9,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30.9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排位第1,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超过13.5亿元,同比增长5.6%,大涌经济止跌企稳态势显现。...
一年来,沙溪镇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92.7亿元,同比增长3.9%,重上九十亿大关;工业生产势头迅猛,全镇规上工业累计增加值16.7亿,同比增长13.0%,增速全市排名由年头的第23位逐月上升至第10位;全镇固定资产投资35.4亿元,同比增长50.3%,连续两年增速位于全市第1位。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6.1%,增速位于全市第6位;消费市场稳步恢复,全年社消零总额57.7亿元,同比增长8.5%;税收收入较快提升,全年税收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位于全市第6位(其中市级税收收入同比...
2021年,横栏镇GDP预计超115亿元,增速约15%,创历史新高;规上工业企业增加数为历年之最,预计新增超70家;市场主体同比增长40.3%,超3.6万户,全市排名第3。成功举办中国(中山)花木产业大会,并被纳入市政府每年重点活动;横栏获评“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成为全省五个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示范镇”之一。横栏多项工作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